心至上教育咨询
儿童心理的重要性,越早知道越好!
来源: | 作者:心至上小助理 | 发布时间: 2020-02-11 | 965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近这些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但是,儿童心理与精神健康的整体水平却在逐年恶化,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0%,相当于1/4的儿童患有精神类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到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

从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适应不良,小朋友间的不和睦、不合群、不守纪律而已,只是发发小脾气、对自己的学业要求比较高……结果这些问题没有被关注和解决,越来越严重成为精神类疾病的一种。而上大学表现为情绪或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可能在中小学期间是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压抑了很多错误观念、认知、人际问题,以及各种不舒服的感觉等,积累到大学时爆发,严重的更会把心理问题作用到相应的身体器官上,形成身体症状。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国家22个部委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迄今最多部委参与的一项工作,也是我国首个针对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制定的文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同的人生。社会也会更和谐繁荣。


儿童心理

从孕前、孕期、出生就要关注。

越早关注,受益越大!



1

继往开来

现在,如果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机制和那些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最基本素质元素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在孩子出生后的婴儿期、甚至是孕期、孕前阶段就可以从人生的最早起点——做好心理建设,不仅仅是预防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夯实心理发展的基础——地基建设。



对于已经出生的婴儿、幼儿以及更大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我们既需要去关注前面的养育、成长情况中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创伤(过去),又需要展望未来的可能性风险和潜力发展的促进(未来)。当然,这个轴上面的侧重点与孩子的年龄相关,年龄越小,关注“过去”越少、而“未来”建设越多;孩子年龄越大,关注“过去”相对多,而关注优秀成长的未来路径要相对艰难和需要更多时间。



2

心理发展年龄越小越重要

除了生物学的遗传基因外,通常婴幼儿是制造问题、形成问题的时期,即使有问题也很容易被忽略或错误理解,而更容易被忽视的是:婴儿期是建设心理的重要阶段,也就更有机会去发展“优秀”的打地基的重要时期。

小学生时期的情况较容易被观察到,低年级儿童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但到中学、大学问题爆发出来往往很严重,既耗时又后果难料。  



儿童心理健康的三大作用:

1、  解决问题

2、  预防问题

3、  建设好,促优发展




3

哪些儿童青少年需要被关注?

在每个团体中学习或纪律、或人际表现较弱、或情绪起伏较大、有一些错误观念的孩子,他们都在过大的心理压力下去形成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的行为策略,并深化为一种无意识、潜意识的自卑、过度防御、不敢探索、交往等不利于发展的状态,并成为一种习惯模式固定下来,以不自觉(自动化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新的方式。一些情况可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智能、人际、思维、策略等其他所有能力发展,这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而所谓“表现好”“乖”的孩子中一部分具有讨好假象——并非“真我”的孩子,也是需被关注群体,因为“他们是谁、他们想做什么、他们能不能做”等,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状况往往比上面更糟糕,出现的问题也会更严重,更难调整,也更容易被假象迷惑,而没有得到重视。



常常被忽视的是那些不爱表达、不善于与人交往,常常“躲起来”的孩子,这些孩子需要有人关注到他们,需要“看到”他们,并且把他们“救”出来,一方面让他们有胆量展现自己,另一方面可能需要在与人怎样交往上得到帮助、提高能力。

这些都是健康的孩子,包括被冠以“多动”“抽动”“自闭倾向”的孩子,他们也是有良性发展的机会和可能。这些状况不是靠简单吃药可以解决的,吃药更多的是为了缓解症状以后接受进一步“训练”,并不能形成心理行为的健康方式——而这只有在与人、专业心理治疗师互动的情境下才有望解决。因为这是心理基础建设的底层问题,需要在新的关系下去觉察、修复并呵护起新的感受和行为模式,才能塑造出一个新的、感到幸福、顺畅、与环境融洽、有良好关系的孩子。




4

家长功能,家庭的意义和价值

在很多妈妈群、聊天室

大家谈论更多的内容是什么?

给孩子买什么东西、吃什么、玩什么

报什么课程……小伙伴聚会……

看起来物质非常丰富,各种家庭外的活动也很多……

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

 

但,孩子的成长难道是要

靠外在的玩具、课外班等

才能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么?

作为爸爸妈妈,

除了给孩子买各种各样吃的、用的、玩的、学的东西以外,

你还能做些什么呢?


做些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呢?

爸爸妈妈的功能是什么呢?

除了保护、爱护、引领、做正确的决策、

提供孩子成长必须的物质……

还有什么是比这些更重要的呢?

 

妈妈和爸爸是孩子在人世上最亲近的两个人

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重要、也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对待的

除了供养孩子长大成人的必备物质条件之外

影响孩子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人格特点的形成

孩子一生是感到幸福的、还是抑郁的、恐惧的等等

各种感受首先来自于家庭


孩子性格中的懦弱、胆怯、亦或是勇敢、坚韧,柔情还是暴躁

是理解他人还是自我中心、是能尊重别人

也让自己不受委屈

都来源于

围绕着他的主要照顾者的人格

和互动方式、环境氛围

 

所以,在家庭中

影响孩子的不仅仅是父母,

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

甚至是保姆阿姨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模式、

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心态取向,

智能、意志、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基本素质元素水平

全部来源于长期的、日常的互动中

 

那么,什么样的互动才是好的互动?

家长要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才能不带领孩子走偏?

才能在“潜移默化”施以好的影响?


靠自然传承、靠“自以为”的正确可以做到么?


给孩子全部的包容、顺承、自由行不行?

怎样收放?何时收放?

家长在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要做些什么?

方向都是什么?

孩子的自控力、情绪发展、人际关系发展脉络等

如何养成?

哪些习惯才是孩子人生的重要基石?

为什么安全感那么重要?

 

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一些棘手问题?

家长以怎样的姿态面对

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给以支持?

家长怎样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忍耐和控制常常无效?

为什么情绪不是“管理”的?

那“情绪”是什么?


这些问题

都是科学心理学范畴

儿童心理成长研究、应用的相关领域



家长应该做的

 

两件事

一,学习科学的儿童心理知识,适时参加心理学成长进步。由于自媒体的发达,很多不科学、非专业,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大量传播,一方面作者并非心理专业出身,理论实践不精,常常上下句之间出现扭曲观念,但非专业人员常常被案例或流畅的问题、几个专业名词搞晕,不具备分辨能力。另一方面,一些商业号以其迎合家长的普遍问题、或者是突兀的观点等博取点击率,实则信息并不科学、专业。比如近年流行的“4岁分床”“延迟满足”“万能的感觉统合”等观念,如何没有从系统解决问题出发、从实际孩子的情况出发看待问题,将贻误儿童发展,甚至造成创伤。并且,儿童心理与成人心理不同,必须要专项学习和接受相关训练合格的人员才能提供专业服务,只有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所以选择心理专业机构发布的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的联系电话是:0591-87604458。


二,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包括收集老师和亲戚朋友的评价、议论,及时发现孩子异常的言行,并进行分析、纠正。必要的时候,要尽早请专业人士帮助。



这里有系统训练营!

《精英少儿领袖团》夏令营



课程收获:

提高分数、提高专注力、快乐学习、培养独立性、自信心、责任心、人际交往、专注力、情绪管理、同理心、挫折抵抗、创造力、感恩等领袖能力!


招生对象:6-17岁少年儿童。


咨询热线:0591-87604458、18965023387




热门文章